戴皓:保险营销员队伍存在诸多问题 |
文章来源:潘嘉丽 发布时间:2025-04-05 07:21:56 |
公孙弘为学官……谨与太常臧、博士平等议曰:‘……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制曰:‘可。 刘复生《宋代火运论略——兼谈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第104页。此后数术的地位日益低下,只在民间和术士中流传,被视为迷信的渊薮。 岂可越数姓之上,继百年之运?[7]明人指摘五运说的漏洞,谓世不常治而运无停机,……五行之运,一息若不继,则天道坏矣。[71]历代正统之争,传国玺往往是焦点所在,因为德运毕竟是一个抽象的意念,它需要一种物化的信据来加以证明。[77]见《辍耕录》卷二六传国玺、《元史》卷一二二《按扎儿传》。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世祖忽必烈死后,宗室诸王会集上都,议立新君。所谓太祖以火德王,一般认为这只不过是朱元璋在反元斗争中所采取的一个政治策略而已,其目的是以复宋为号召,故宣称继承宋之火德。 [79]可见这秦玺是怎么回事儿了。蒙元时期,虽屡有汉人建言德运问题,但都未被采纳。[57]故欧阳修《新五代史》取消了自《汉书》以来诸史沿袭的《五行志》,代之以《司天考》,只记天象而不与人事相比附。 [107]徐一夔等:《大明集礼》卷四八《乐·钟律篇》火德去羽条,明嘉靖九年内府刻本。[100]朱元璋:《纪梦》,《全明文》卷一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册,178页。此事始末详见孔毓圻《幸鲁盛典》卷二。万历间,张养蒙撰《五德之运考》,谓我朝受命,有谓其尚火德,有谓其尚土德,纷纷无定。 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乃足以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玺也。 宋儒对谶纬的扬弃、经学与纬学的分家,就是在知识分化的时代背景下儒学自觉的结果。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清高宗写过一篇《国朝传宝记》,最能反映明清时代政治家对传国玺的真实心态: 若论宝,无问非秦玺,即真秦玺亦何足贵。虽然我们承认,作为一种支配性的正统理论,五德终始说的时代早已结束,但确有大量史料表明,明朝人仍在继续讲求德运。 [111]仝寅谓午为火德之王,并据此推断英宗将会复辟,这也反映了明朝火德的观念。[48]如果要说两者的政治功能有什么不同的话,谶纬可谓是应急的政治神话,而五运说则是以树立王朝正统为目的的政治学说。[91]关于王恽建言德运事,有一个误解需要澄清。前有‘水宋,故以‘火宋别之。 [13]《太祖实录》卷五三洪武三年六月丁丑,中研院史语所校印本《明实录》,1962年,第2册,1046页。[35]张方平:《乐全集》卷一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气运不息,如王者一代,又是一个大阴阳也。……于是言者沮而封禅卒不行 清高宗认为五运终始,谶纬所祖,[46]刘师培和陈槃先生更是主张谶纬直接出自邹衍一派阴阳家之手。[82]清高宗:《御制文初集》卷四。其实元朝并不看重传国玺,郝经说:近世金亡而获秦玺,以为亡国不祥之物,委而置之,不以为宝。此书系奉敕所修,成书于洪武三年九月。就我闻见之所及,这大概是宋代以前仅有的对五运说表示非议的言论。[111]仝寅谓午为火德之王,并据此推断英宗将会复辟,这也反映了明朝火德的观念。 [8]华钥:《五德之运如何》,《明文海》卷八九,中华书局影印清抄本,1987年。而当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毋需继续坚持火德之说,于是明朝一代也就不再讲求德运,五运说最终丧失了其政治功能。 ……然其所载既博,所择不精,多引谶纬之书以相杂乱,怪奇诡僻,所谓非圣之书,异乎正义之名也。(《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六《乌台笔补》)陈学霖先生据此认为,王恽主张蒙元德运应为金德,色尚白,以承继金朝之土德(《大宋国号与德运论辩述义》,见《宋史论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第38页)。 [59]《风俗通义》山泽第十五岳。[116]清代的两种蒙学读物《群书纪数略》和《幼学歌》将历代王朝德运作为文化史知识来介绍,其下限均迄于宋。 至其断而不属,则猥以假人而续之,是以其论曲而不通也。[95]明人盛传元顺帝实为南宋末代皇帝瀛国公(即宋恭帝)之子,此诗曰壬癸枯干丙丁发,意谓水德尽而火德兴也。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68]清高宗:《御制文初集》卷一六《重建泰山神庙碑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2]《宋史》卷三九○《刘章传》。研究者认为,因朱元璋以韩林儿宋政权的继承者自居,自诩为反元红巾军的正统,故在明朝建国后将徐寿辉的大宋国号窜改为天完。 [21] 无论是欧阳修的绝统说还是朱熹的无统说,都是与五德终始的基本理念相冲突的。天书号年为祥符,秦玺号年为元符。 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以为治,服色所尚,于赤为宜。陈学霖:《欧阳修〈正统论〉新释》,收入氏著《宋史论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 [12]历代德运之争,大抵都在政权的承继关系上做文章,正统主要取决于政权的来历。[69]清高宗:《御制诗五集》卷五一《八徵耄念之宝联句》苍帝发生山跸莅句小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为火德,水克火,故当避与水德相配的羽音。……帝从其言,却而不用。 传统政治文化的这一变迁轨迹,向我们指引了宋元明清时代思想史的基本走向。但五运说的残余影响仍长期存在,直到明代,朝野间仍在继续讲求德运。 盖国俗尚白,以白为吉故也(《元文类》卷五七。[105] 然而历史并非如此简单。 德之不足,则山河之险、土宇之富,拱手而授之他人,未有徒恃此区区尺璧足以自固者。[43] 总之,虽然宋代的儒学复兴已经敲响了五德终始说的丧钟,但直到南宋末年,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仍然依靠它长期积蓄起来的能量和惯性继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 |
上一篇:看坝坝电影 学金融知识
下一篇:市工商联五届三次执委会召开
|
相关资料 |
对外开放再深化 打好投资雅安牌 |